杨应森:文化的享受 -凯发k8国际娱乐网址

杨应森  >>  正文
杨应森:文化的享受
杨应森
2015年08月06日

                                                深圳绿化“文化沙漠”散记(六)

在许多深圳的普通市民家庭,“文化”现在就好比一日三餐、必不可少。
我的一位老朋友、曾分管深圳宣传文化工作的市委副书记庄礼祥告诉我,不仅“必不可少”、还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口味、偏好或者偶尔“尝鲜”、“开荤”,去“点菜吃饭”。

                                         (图为文博会会场一角。——何莉  供)
中午午休、或者傍晚下班顺道,市民们可以在街头的“自助图书馆”、花上短短的半分钟,就可以还书、借书;在社区,“10分钟文化圈”和“1公里文化圈”,让上班族可以随时抽空“找乐子”、让养老族溜达几步就能够“寻开心”。
深圳街头目前已经设立了200多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福田区就有88个社区文化活动室、50个各类文化广场,朋友对我说:“这就是‘文化快餐’”。
双休日,深圳有“社区电影周”、“戏聚星期六”、“剧汇星期天”、“光影星期五”和“美丽星期天”音乐会、每周“文化大讲堂”。
2009年开始举办的“戏聚星期六”,至今已有65个剧种登台;2005年推出的“文化大讲堂”,每月一题、每周一讲,已有700多位名家、学者开讲。
朋友问我:“京剧里的梅派、程派、荀派、麒派、叶派,剧种的昆曲、粤剧、评剧、越剧、豫剧,钢琴、提琴,中国、外国,古典、现代,奏响‘美丽星期天’,像不像酸甜苦辣咸、东西南北中不同口味的‘文化正餐’?”
朋友口里的“文化大餐”,指的是每年的“文博会”和“读书月”。

                     (图为市民在地铁站里的图书漂流站取书阅读。——张定平  摄)
在每年的“文博会”会场,除了谈生意的国内外客商,更多的是深圳的“上班族”和孩子;每年的“读书月”,参与最多是“打工妹”和“打工仔”。
巴金、茅盾、冰心等文学大师的手稿让深圳人流连忘返,费尔南多·莱里斯、米可拉·苏克、沃尔特·庞斯等世界著名钢琴家的演奏让深圳人如醉如痴;“打工妹”和“打工仔”知道了钱钟书、沈从文、加西亚·马尔克斯和奥尔罕·帕慕克。
已在深圳工作多年的老朋友陈文清对我说,“文博会”和“读书月”实实在在让广大市民“大开眼界”;港媒报道,“文博会”和“读书月”对提升深圳的文化含量“功不可没”。
无论是文化快餐、文化正餐、文化大餐,甚至文化盛宴,深圳觉得不仅是“饱食”,更要从中感受到“乐趣和享受”。

                    (图为市民们在布吉5d电影院观看动感立体电影。——毕国学  摄)
深圳人对文化的“乐趣和享受”,集中在“创意”。“文博会”、“读书月”、“大讲堂”让深圳人“大开眼界”、更让深圳人“大开心窍”。
工业废料做成的后现代风格艺术品、时尚缤纷的服饰……深圳的普通市民脑中有了许多奇思妙想、手中有了许多得意之作。
一位研究深圳文化产业的学者老彭大哥告诉我,“文化深圳,以创意为代表”。
创意没有职业、年龄、学历的任何限制,所以深圳人说,“文化”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领域最包容、空间最广阔的“主战场”。

                                               (图为创意大展一角。——韩墨  摄)
2000年,深圳率先在国内提出“实现市民基本文化权利”,率先起步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率先探索实现市民基本文化权利的途径。
为了实现市民的文化权益,让市民享受公共文化的“零门槛”,2007年,深圳市属公益文化场馆全部永久性免费开放。
中共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小甘说,“实现市民基本文化权利”就是保证人民群众能够共享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
在深圳,与公共文化相关的“让城市因热爱读书而受人尊重”、“实现市民文化权利”占据深圳最受尊重的“城市十大观念”两席。
对于深圳市民,享受文化快餐、文化正餐、文化大餐、文化盛宴,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驻深圳记者站站长。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
|
"));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