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应森:井冈大舞台
——观《井冈山》随感 -凯发k8国际娱乐网址

杨应森  >>  正文
杨应森:井冈大舞台
——观《井冈山》随感
杨应森
2016年10月17日

 

秋日的井冈,“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日前夕,我应中央党校同学、共青团中央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培训处卢雁处长之邀,时隔12年又来到了井冈山。

八百里井冈,山势嵯峨、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枫红桂香。战争早已远去、硝烟不再弥漫,但是,血与火凝固而成的井冈仍然巍峨耸立。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踏上会师桥,仿佛置身于欢呼雀跃的将士行列;登上五指峰,隐约看得到随风漫卷的猎猎军旗;走上挑粮小道,仿佛跟随着一代伟人的坚实步履;攀上黄洋哨口,依稀听得见当年鏖战的隆隆炮声……

层叠墨绿的苍松翠柏,好似大幅帷幕;起伏延绵的罗霄山脉,好似深厚背景,井冈山就像是一座大舞台。1927年底至1929年初,“朱毛红军”曾在这座大舞台上,上演了一场惊天动地、波澜壮阔的历史活剧。

图为《井冈山》实景演出场面。(蔡伟杰摄)

近90年后的今天,人们在井冈山的“北大门”拿山搭起了山野舞台,上演着这场历史活剧的实景浓缩版《井冈山》。

800里的群山、林海,10万多平方米的实景舞台,4000多平方米巨幅红绸,演化出血海、红云,直径30米的巨型镰刀斧头……

陪同我观看《井冈山》的,是团中央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的带班老师王云霞。她告诉我,参加演出的600多人都不是专业演员,而是白天工作、晚上演出的当地群众,很多人都是“朱毛红军”的后代。

我猛然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2年前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那句话: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

王云霞也是土生土长的井冈山人,她的堂祖父也是当年的“朱毛红军”,23岁就为革命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她说,“朱毛红军”的故事“我的外公天天讲、年年讲,我们也是天天听、年年听,百听不厌”。

图为黄洋界哨口。(蔡伟杰摄)

旗、灯、情、火、路,井冈会师、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黄洋界保卫战、曾志托孤、十送红军……《井冈山》那一幕幕用真实的故事、真实的道具、真实的场面、真实的情感,让我深深地感觉到什么叫“接地气”、什么叫“心灵震撼”。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批评说,眼下一些文艺作品“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而《井冈山》则用真实的故事、真实的道具、真实的场面、真实的情感,再现历史、弘扬精神、讴歌人民和英雄。

我四下瞅了瞅自己身边的观众,只见他们时而在低头沉思、时而又仰天长叹,时而偷偷抹泪、时而又开怀欢笑,激动时又拍起了热烈的掌声……《井冈山》散场后,我听得一位游客说,导游没有忽悠咱们、咱们也没有白来,《井冈山》的确值得一看。另一位和我们一同前来观看演出、正在团中央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管理中心参加培训学习的广东茂名市地税局青年干部更是激动地说,“太震撼、太动人了,这是一场弘扬爱国主义的活生生历史教材。” 他接着说,“我下次一定要带老婆孩子和朋友一起来,让他们好好地了解井冈山的历史,好好接受一场革命的传统教育。”

图为井冈山纪念馆场景。(蔡伟杰摄)

难怪于洋、于兰、葛存壮、祝希娟等老一辈艺术家联名给中央宣传部写信说,这是他们“看过的最震撼、最逼真、最原生态和最受教育的演出之一”。

《井冈山》值得一看,就是因为它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展现、弘扬了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

第二天,我去了茨坪的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

井冈山武装割据不过短短2年多时间,却牺牲了4.8万多名革命战士,而在陵园四周墙壁上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人,更多无名先烈默默地长眠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

图为八角楼毛泽东主席故居。(蔡伟杰摄)

看着邓小平同志题字、高耸云天的“井冈山革命烈士纪念碑”,我的眼前又浮现出《井冈山》里的血海、红云,耳边又响起了《井冈山》里“八角楼的灯光”、“十送红军”的旋律,我又想起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我们应该“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图为井冈山街景。 (杨应森摄)

关于作者:杨应森,中国日报网地方频道主编

【责任编辑:管理员】
中国日报网特约撰稿人。
|
")); //]]>
网站地图